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的优秀案例,东莞市文化馆《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东莞市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案例》、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广州市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10个案例获得精品案例奖,佛山市博物馆《“佛博坊”之“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等10个案例获得优秀案例奖。
20个案例获评
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的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公布,20个案例获评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自2021年8月16日开始,“非遗进校园”的优秀案例征集主题活动共收到全省各地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教育局、文化馆、街道公共事务中心、学校、非遗传承人等提交的113份优秀案例。
据分析,2021年的优秀案例主要表现出了三个特点:非遗教育涉及项目广。报送案例汇聚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除了耳熟能详的粤剧、广绣、醒狮等,还有许多富有当地民间特色的艺术,如竹箕画、莨作香云纱、绸衣灯公、装泥鱼习俗等,充分展示了广东“非遗进校园”的广泛性与多样化。
另外,非遗教育开展地区广。报送案例来自全省16个地市,通过“非遗进校园”使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形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自觉,正在受到各地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步在探索中成为行之有效的普遍做法。
最后,非遗教育实施主体广。报送案例的单位除各地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外,还有中小学、幼儿园、职校等各级学校,以及许多民间组织和非遗传承人,“非遗进校园”的模式渐趋完善,社会各界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将推动广东非遗更好的保护传承。
广东今年将让非遗
从“进校园”转化成“在校园”
据介绍,下一步,广东将推荐部分优秀案例参加第三届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同时将对获奖的优秀案例展开集中宣传,并汇编成册,依托“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形成的经验集萃,更加精准、有效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让非遗从“进校园”转化成“在校园”,在学生群体中坚定文化自信。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了解到,今年的广东非遗进校园将会有新的动作和大的创新举措,近期或将启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如“非遗少年学”“非遗少年学”“非遗少年行”等主题;并通过优秀案例评选,总结全省非遗进校园的经验,通过联合教育基金会和岭南艺术基金会,把社会资金资助活动开展,让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
【案例代表】
案例1
广东粤剧院:
不会说粤语的学生
演活粤剧折子戏
一直跟进“粤剧进校园”事宜的前演艺培训部负责人黄燕介绍,自2008年开始进行该项工作,“刚开始时推进比较困难,一家一家学校去做推广工作;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入,现在很多学校会主动过来找。”
很多学生都是“粤剧小白”
大家因为热爱而投身学习
在黄燕的记忆中,2019年广州市教育局的“高水平粤剧进校园”的培训项目,对她来说印象尤为深刻,那一年,一共有培正小学、天荣中学等6所学校,“我们组建了副高级以上的青年演员导师团队,每周2次到学校,下午4:30-6:00各1.5小时的粤剧课程。当时,每进一座学校,我们都是先举办一座粤剧讲座,普及粤剧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听完讲座之后都踊跃报名,每所学校的报名情况都很好,但为了教学质量,每班都限定在20多名学生。”
黄燕告诉南都记者,学生们都是“粤剧小白”,也都没有粤剧世家的学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感谢学生们和家长们的坚持和不懈,最后上舞台的汇报展演中,学生们的粤剧表演给了老师和家长极大的惊喜。
从“粤剧进校园”这些年的情况来看,学生们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家都是因为热爱而投身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粤剧”也逐渐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以实际行动“瓦解”了家长起初担心孩子“因学戏而荒废文化课”的忧虑。
尽管黄燕现在已经调离了这个工作岗位了,但她对学生们的印象深刻,“当时有一位旦角和一位生角,表演了粤剧的传统折子戏《抢伞》,这两位学生都是不会说粤语的,但他们的训练非常认真,身段很‘抢’戏,演活了剧目”。
学习粤剧还能
很好地“调教”捣蛋的孩子
说起“非遗进校园”对学生的帮助,黄燕深有体会。“学习粤剧首先是个体力活,孩子们体能要好,要吃得苦,不仅唱腔要勤练,还要压腿,最难受的是扮相时要勒头,这个刚开始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孩子们在台下大哭,一上舞台会忍着痛;另外,粤剧表演对孩子的锻炼却是最为明显的,当孩子们站在舞台上表演时,那种自信、自豪感油然而生,独立舞台上时,相较其他的集体性表演形式(如合唱等)获得的掌声和关注更多,会更有成就感,也促使孩子平时练功不敢偷懒,不敢滥竽充数,这又促进孩子学好粤剧的信心和动力”。
“学习粤剧还能很好地‘调教’捣蛋的孩子,这是我们导师和学生的老师家长都意料不到的事情,曾经有两个男孩子出演“张飞”和“马超”,他们学粤剧非常认真,每天都交粤剧表演练习的视频作业(按要求只需要每周交2次);据他们的班主任透露,这两位学生平时文化课非常调皮”。
家里有一位学粤剧的孩子
便会带动整个家庭都爱上粤剧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粤剧的传承需要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家里有一位学粤剧的孩子,便会带动一整个家庭都爱上粤剧,起码会更认识和了解粤剧”。黄燕表示,这也是“粤剧进校园”对于文化传承的益处之一。
更深远来看,作为非遗文化的粤剧历史悠久,传承下来的粤剧剧目都以优美的诗词歌赋讲述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儒学经典和中华传统,学粤剧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感受到这些美好的文化,是极好、感同身受的“美育”功课。
学习粤剧,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习粤剧同理,除了身段需要勤加练功之外,唱词辞精意远,文采飞扬;通过粤剧的学习,可以增长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记者了解到,2021年底,全国首个“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已在广东启动。
案例2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
编辑、出版岭南地区
首套分册递进的非遗教材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是越秀“广府非遗进校园”项目的主要负责单位,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颖雯向南都记者表示,2014年,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区教育局启动“非遗进校园”传承实践试点活动,“最早我们设定一些非遗教程,配备非遗传承人,根据学校的需求和时间,结合兴趣课程或一些传统节日,在校园推广非遗”。
至今至少有40所学校
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
非遗进校园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刘颖雯发现,非遗传承人数量有限,而且有的传承人是工匠,并不像老师一样会总结经验,了解孩子的需求。如何解决师资资源的难题呢?她介绍,2015年,越秀区文化馆联合越秀区进修学校,通过全区调研,老师自主报名的形式,培育一批拥有非遗技能的老师,再由这些老师把非遗知识带到课堂上,这也形成了“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的非遗骨干教师孵化模式。刘颖雯说,有的学校的美术老师只有1位,但是这位老师既学了剪纸也学了通草画,还学了广州戏服制作的内容,为了把这些非遗内容都融入课堂中,她举办了比赛,让孩子们通过剪纸的手法,剪出戏服的样式,用的材料则是通草纸。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至少有40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涵盖幼儿园、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探索出集教研、教学、实践、教材、比赛、玩乐的“非遗进校园越秀模式”。2016年至今,与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开办榄雕、广彩、广州珐琅、剪纸、押花等培训课程,惠及了超过35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间接辐射超过5万名的青少年。
非遗推广不仅存在于课堂
还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艺术节等形式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刘颖雯发现,每一位传承人授课都没有标准化的教参,于是,团队思考出一套能够覆盖1-9年级、把基础内容标准化的教材,“除了传承人,老师也可以拿着教材知道怎么从浅入深地教学非遗项目”。通过联合区教育局、传承人以及专家学者,目前他们已出版《广彩瓷》《通草画》两个系列,内容涵盖广彩瓷、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等项目,并已投放至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等校进行教学试点实践,而这也是岭南地区首套分册递进的非遗教学系列教材。
非遗的推广不仅存在于课堂,他们还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艺术节等形式,为青少年创造浸入式的非遗学习情境。对于刘颖雯而言,她也从中学习到非遗推广的新路径,例如2015年就开始举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许多高等院校的学生都会参与,她看到了许多概念和包装都非常好的作品,非常适合当代的潮流,“能给到传承人一些提示,思考产品如何能到群众面前,将其打包成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产品……学习别人怎么做文化输出”。
探索“非遗+特殊教育”试验
向残障人士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据悉,2019年,越秀区还针对辖区内启智学校师生的特点与需求,开设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课程,这也是全市唯一一个。刘颖雯说,向残障人士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他们探索“非遗+特殊教育”的试验,”在关怀特殊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其实特殊儿童并不比一般的孩子们差,比如在字画修复上,他们的专注度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加专注,因而作品质量更高”。此外,面向特殊孩子开展非遗课程,也可以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探索更多元的就业方向,“特殊孩子可能不太会跟外界交流,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潜力或没有其他的技能,如果通过非遗的项目可以挖掘他们的潜质,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出路”。
在进入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的第八个年头,刘颖雯表示,2014年时,许多学校对于非遗不太了解,因此项目也很难开展,所以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配合,此外,家长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很多家长不单只是看重主科的学习,特别双减后,他们也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同样重要,所以他们也非常支持学校去开展此类的兴趣课程。我觉得,这是一件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合力做好的事情,而我们也正在摸索”。
案例3
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莞脉传承进校园八年来
受惠学生达85万人次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出台多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指导性文件,为推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2014年起推出“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品牌活动,通过非遗展览、活态展演、非遗课堂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及性公益活动,并带动一批学校常态化开设非遗课程,达到“非遗在校园”扎根的目的。八年来,已有20多个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累计开展普及性公益场次近300场,受惠学生达85万人次。
从2014年开始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实施对象为东莞范围内的全域师生,逐步形成以年度为周期,每年开展“非遗走进校园”“学生走进非遗实践基地”“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征集活动,“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非遗进校园总结会暨成果展示”等五大板块系列活动。
经过多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探索和实践,培育了两批共24个“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将非遗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还结合所在镇街项目特色,探索出自己的教育模式。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下,东莞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动开发非遗创新课程,并逐步规范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形成签约制,让代表性传承人正式成为学校的非遗导师,部分学校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非遗体验空间,指导学校开辟非遗展示场馆。
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
学校搞活动,麒麟舞是必备项目
中德技工学校地处客家麒麟舞之乡的清溪镇,是一所技工职业教育院校。学校鼓励在校学生既要学好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同时至少参加一项艺术特长培训。为此,学校除了组织正常的教育教学外,还开设了舞蹈、乐器、书法、绘画、麒麟舞等30多个兴趣班。
2017年该校积极引入省级非遗项目——清溪镇客家麒麟舞,聘请麒麟舞省级传承人黄鹤林及其弟子黄静等来校进行麒麟舞套路、武术套路、锣鼓铛乐器等教学,每周固定三次在校内麒麟舞排练室进行学习训练。其间,还成立了100多人的麒麟舞兴趣班和一支全部由学生组成的麒麟武术队。并通过校园广播、新闻推介、演出展示等,让全校师生对客家麒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每年学校都有大大小小的活动举行,麒麟舞定是必备节目,不仅活跃了活动气氛,也让项目学员得到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麒麟武术队的成员经过每天刻苦训练,也迅速茁壮成长,在国内获得不小成绩,比如,2017年“中国首届麒麟王争霸赛”获得金奖;2018年“广东省第五届麒麟文化节暨麒麟舞大赛”获得银奖,同年在“北京第一城传统文化展示”和“港珠澳大桥通车庆典仪式”上亮相表演,2020年参加广东省第三届青少年麒麟武邀请赛获银奖,2020年获广东省第六届麒麟文化节比赛铜奖……为东莞和学校赢得荣誉。
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
以创新方式拓展麒麟文化
让麒麟文化在生活中“活”起来
麒麟是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的吉祥物。
樟木头镇实验小学能够获奖,得益于樟木头镇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滋养。该校自办学之初便致力于传承弘扬客家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现如今,客家文化遍布樟木头镇实验小学各个角落,客家精神深入每一位学子心中。该校量身定制了特色校本教材《传承客家文化——跃动麒麟舞》,教材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学习用书两种,以“跃动麒麟舞”为主线,设计了“遇见麒麟舞”“寻味麒麟舞”“跃动麒麟舞”“传创麒麟文化”“麒麟文化成果展评”五大特色主题。
与此同时,樟木头镇实验小学还建立了创客社团和麒麟舞社团。其中,创客社团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音乐、美术、历史、科学、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打造一系列“文创”“科创”产品进行义卖,以创新的方式拓展麒麟文化,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式认识传统技艺,将其融入现代生活,让麒麟文化在生活中“活”起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客家文化素养、综合素养。
据樟木头镇实验小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所在的官仓社区,一直以来积极推动本土文化保育及推广,客家麒麟舞得到很好的传承。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验小学便与官仓社区合作开展第二课堂——麒麟舞培训,利用社区的场地、师资等优势,以老带新,大手牵小手,更好传承客家麒麟传统文化。学生“走出去”的同时,樟木头镇实验小学还会定期邀请社区里技艺高超的麒麟师傅和专家指导学校麒麟舞社团训练,学生更时常与社区的麒麟师傅们联合演出。(记者 肖阳 许琨 见习记者 冯家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