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后疫情时代,环球同凉热生活复如常 | 新京报快评
当我们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呼吸着自由、清新和安全的空气时,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努力。▲2023
2023-05-07
(资料图片)
当我们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呼吸着自由、清新和安全的空气时,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努力。 ▲2023年4月30日,从景山公园山顶向西望,北海白塔下不少游客在划船。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文 | 龙之朱
据央视新闻消息,世卫组织日前举行了第十五次新冠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专家们对全球新冠疫情形势进行了评估。 5月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今年1月8日,我国开始实施新冠“乙类乙管”,人们的生活已经日趋正常化,但此时此刻世卫组织的“官宣”还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这场全球的疫情大流行,朝着结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欣喜为何如! 过去3年多,一场疫情裹挟了整个世界,造成了惨痛损失,据世卫组织官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晚,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7.6亿例,累计死亡病例692万例。全球经济也备受冲击,正常的生产贸易受到比较严重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 更大的改变还在于人们的心理,很多人都在这3年多经受了心灵的煎熬,各种失望、焦虑、痛苦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疫情改变了很多,也将继续改变。值此世卫组织按下休止符的时候,或可打一个结,过往的沧桑已成过眼云烟,好在如今已是正常的状态。 “从熟悉的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出来,行李大厅熙熙攘攘,没有人理你,没有人测体温,也没有健康码,恍惚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正常的感觉特别好。”这是张文宏医生昨晚在个人微博写下的。他说,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2023年4月30日,五一假期第二天,平遥古城里游客“火爆”。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切身体会。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选择想去的地方,走一走转一转;我们可以和想见的人面晤细语,谈生意,说掌故,品学问;我们还可以走出国门,把之前耽搁了的事情重新接续…… 想想看,一个畅通无阻的世界,又会传递给人以怎样的丝滑和温暖。这种每个人都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行走坐卧的状态,这种人头攒动的烟火气,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惟其动人,往往会让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担心这种美好和正常会被随时打断。这也是很多传言有市场的原因所在。就在这些天,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阳性抗原结果,引发公众关于疫情“卷土重来”的担忧。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当下疫情传播状态及应对策略的一种描述,并不意味着疫情就消失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同时也表示,终结新冠疫情的全球紧急状态并不意味着疫情完全结束,新冠病毒对于人类仍是一项重大威胁。 事实上,即便是现在,全球每个月仍有不少人因新冠死亡。这个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还有很多未知状态,今后如何进化,能否彻底阻断传播,也未可知。 可见,尽管情况好转,但我们仍不能完全撤防退场,而是要继续打起精神。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疫情可能发生的变化,特别要关注新冠对高危人群的威胁;另一方面,此次疫情暴露了很多社会治理的短板,比如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群体性恐慌导致的各种社会资源紧缺,个别地方过于严厉的管控,等等,也亟须一一补齐。 经验要总结,以更好地应对往后的公共卫生危机;教训更要记取,同样是为了让我们以更有力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这也是一种“同此冷暖”。 当我们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呼吸着自由、清新和安全的空气时,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努力。而回望除了让人深受触动,也让人燃起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撰稿 / 龙之朱(媒体人)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刘军关键词: